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结合土地具体用途,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水平,为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中科检测生态环境部提供专业土壤检测,是中国**认可的实验室,可为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土壤检测全流程技术服务。
1. 农田土壤污染的修复目的是什么?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土”是农业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农田土壤污染修复的目的是改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为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甚至“水缸子”安全提供基本**,终**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农田土壤污染修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如何开展农田土壤污染调查?
农田土壤污染调查的步骤如下:首先通过资料收集和群众走访了解农田污染的来源、历史、面积等基本情况,确定采样的密度、方法;其次利用**定位系统(GPS)仪器确定采样地块和土壤采样点的具体位置,采样竹片、木片或不锈钢的铁锹挖掘农田土壤,一般分为水平调查和垂直调查:水平调查一般采集0~20cm的耕作层土壤,而垂直调查需要挖1~2m深的土壤剖面,从下往上进行分层取样;水平调查可采用对角线、蛇形和棋盘取样法,将每块地至少取5个样点的土样充分混合、分减成1千克左右的土壤装入棉布做的土壤袋或塑料封口袋;后做好样品编号和档案纪录,如土样编号、采样地点及经纬度、土壤名称、采样深度、前茬作物及产量、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3. 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有哪些?这些技术原理是什么?
农田土壤污染修复主要以原位修复技术为主,其可分为生物、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三大类型。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土壤特定的微生物、植物根系分泌物、菌根和**富集植物等降解、吸收、转化或固定土壤的污染物,一般可分为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有时也包括动物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有换土法、热处理法。换土法是将污染土壤通过深翻到土壤底层(深层翻土法)、或在污染土壤上覆盖清洁土壤(客土法)、或将污染土壤挖走换上清洁土壤(换土法)将污染土壤与生态系统隔离;热处理是通过加热的方式,将一些**物和具有挥发性的重金属如汞、砷等从土壤中解吸出来,或者进行热固定的一种方法。
化学修复技术是向土壤中添加化学物质,通过吸附、氧化还原、拮抗或沉淀等作用与土壤中污染物发生反应,将污染物进行固定、解毒、分离提取的一种方法。
4. 对污染场地土壤进行修复的程序包括哪些?
土壤修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土壤环境调查:通过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及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确定土壤中存在的污染物及其空间分布;
(2)风险评估:结合污染场地土壤所在场地的使用类型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风险评估,同时结合地方标准确定土壤污染物的修复目标值;
(3)确定修复技术:根据土壤类型及污染物种类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
(4)修复工程实施:根据选择的修复技术实施污染土壤的修复;
(5)修复验收:针对修复的效果进行检测,以确保污染物含量达到修复目标。
中科检测专业提供土壤环境检测,土壤检测中,土壤样品制备真的这么重要吗?
一提到监测数据质量,大家都很自然地会想到监测人员身穿白大褂在洁净的实验室内进行化学分析的过程;
一说到影响测定准确,就会想到试剂纯度、仪器精度、方法检出限、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法等。
其实,与复杂的高科技精密仪器相比,土壤样品制备仅是一个物理过程,没有**的技术,不需要高端人才来操作,可它却是影响数据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土壤样品制备是指按照样品测试方法的要求,把采集到的土壤鲜样在场所进行风干和研磨成特定粒度样品的整个过程。
保持样品特性是基本要求
与水和气相比,土壤监测工作中便利的因素就是样品的流转和保存,但必须保证样品原有的特性不发生改变,破包、水浸、发霉、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待测污染物的引入等都会使爬山涉水辛苦采回的样本付之东流。
同时,由制备工具使用不正确引起的金属污染,由样品筛、工作台和用品清洁不彻底、除尘条件不好而引起的交叉污染,由人为失误而引起的混装、混淆等,也是改变样品特性的重要原因。
标签是样品的身份证
标签以及标签上的字迹是样品信息的代表。要注意,搬动、运输、风干、研磨、过筛、称量、分装、再编码和重新制作标签等过程中,包括样品从原有容器、临时性托盘、筛分工具到新容器的多个环节,都有造成标签和样品对应关系发生变化的风险。
全量研磨是保持样品代表性
野外采样的客观条件和样品性状决定了无论是单样还是混合样,都不可能在现场均匀混合,因此,一个包装中的样品就是一个代表性的整体,不能随意丢弃和选择性留存。
混合操作是保证测试结果
样品制备后,一般需要按照测试、质量控制和留存的需要而进行分装。没有混合均匀的样品,也就得不到合格的平行测试数据。
根据样品测试技术制备样品
不同的监测因子需要不同粒径的样品,例如,过2mm、0.25mm、0.15mm和0.075mm筛等,但是并不是越细越好。部分因子是在样品水浸提条件下的测试,粒径不同,也就会影响表面积以及浸出量,因此,需要逐步、分次过筛,而不是直接用研磨机“一劳永逸”。
样品制备量影响精准度
土壤样品的测试使用量一般比较少,例如,原子吸收法测定重金属需要0.2~0.5g的样品,但是需要几十倍或数百倍的样品制备量,仅制备或从样品整体中筛出测试量的样品进行使用是大错特错的。
干扰因素必须予以清除
植物根系、碎石和杂草等杂质混合在土壤样品当中,它们不是土壤样品测试的对象,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必须在样品制备环节将其尽可能地除尽。例如,干燥的植物根系除肉眼观察剔除外,还需要采取静电吸附的方式细致去除。杂质挑出前,不主张将土壤样品直接放入粉碎机或研磨机进行制备。
集中制样值得推广的模式
土壤样品制备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实验室操作。建设专业化土壤样品制备实验室、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具有专业化的人员队伍,是保证样品制备质量的基本**,也是开展样品分装和质量控制的优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