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复:编制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强化监管,加强二次污染防治
《办法》共7章33条。
•一章《总则》共8条,包括立法目的、定义、适用范围、管理职责、标准法规、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公众举报、环境公益诉讼等内容。
•二章《各方责任》共3条,包括土地使用权人责任、治理与修复责任认定、专业机构及三方机构责任等内容。
•三章《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共6条,包括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排查、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污染地块名录建立、高风险地块重点监管、土壤环境详细调查、风险评估等内容。
•四章《风险管控》共5条,包括风险管控一般要求、编制风险管控方案、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环境应急、划定管控区域等内容。
•五章《治理与修复》共6条,包括治理与修复一般要求、编制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落实二次污染防范措施、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环评审批约束、部门联动监管等内容。
•六章《监督管理》共4条,包括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措施、情况报告、信用约束等内容。
•七章《附则》共1条,规定了施行日期。
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四项管理要求:
一是实行动态更新。对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各录实行动态更新管理。
二是实施分级管理。对疑似污染地块通过土壤环境初步调查,确认是否为污染地块,并识别污染地块环境风险,对高风险的污染地块实施**监督管理。
三是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按照再开发利用的土地用途的变更进行风险评估,实行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或者治理与修复措施。
四是严格准入管理。按照《土十条》规定,对列入污染地块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可进入用地程序。
《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了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用地的管理要求,以及落实相关活动的监管责任和严格用地准入等要求,并明确了责任主体。
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制定风险管控方案,实行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
提高土壤检测准确性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土壤。提升土壤检测的准确性,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提升肥料利用效率,进而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 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提升土壤检测准确性的途径。
提升土壤检测准确性的必要性分析
土壤是植物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基础。由于不同土壤中的相关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只有科学、合理、准确地对土壤中各种养分进行检测,才能为植物正常生长提供依据和参考。
同时,土壤检测工作是一个十分严谨和精细的工作,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土壤检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就要求检测人员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尽量降低误差以及消除一些不利于检测的因素,进而全面提升土壤检测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数据,并有助于建立土壤养分分析数据库,为农业种植和耕作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参考,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作物产量, 进而全面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
提升土壤检测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科学采集检测样品 进行土壤检测的首要环节就是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 为确保土壤终检测的准确性,
首先,需确保土壤样品具有代表性。主要原因在于土壤中的不同成分含量需借助样品质量来予以展示。因此,在进行样品采集的时候,至少应保证每一份土壤样品有 10~15 个取样点。
其次,还应该确保取样点具备一致的深度且土壤均匀分布,好能够完全覆盖整个土壤样品,以便更好地反映采集点的真实状况。
再次,具体采集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自然风干处理,严禁直接曝晒或者烘干。
同时,自然风干时,检测人员还应不断翻动土壤样品,以便加快自然风干速度。为避免样品受到污染,还要确保土壤样品远离灰尘、碱性和酸性物质。风干之后的土壤样品要磨碎,筛除土壤中相对较大的颗粒。后,安排专职人员对土壤进行登记保管,为日后的检测化验做好准备。
No.2准确配置溶液试剂 在配制溶液试剂时,一步是进行称量。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称量时会出现一定误差。
为减小称量误差, 一是可以采取增量法称量。具体而言,选用电子分析天平, 首先将天平打开,其显示为 0.000 0,然后将称量瓶放到秤盘上,此时显示称重为 W1,接着在称量瓶中放入需要称量的供试品,并对二者的重量 W2 进行记录,那么用 W2-W1 得到的数值就是所称取的供试品的实际重量。如果要将称量瓶重去除,可以按一下控制板的“TAR”回零。如果将称量瓶的重量消除之后再进行称重,则终显示的数值就是供试品的实际重量。
二是应选用纯净水配制试验所需要的试剂, 并运用纯净水清洗容器 3 次以上。若未清洗干净烧杯,则会导致溶液的物质量减少,溶液浓度相对偏低。完成配制的试剂需要立即放入带有塞子的试剂瓶中,并将试剂的名称、浓度、配制人、配制日期、复核人、复核日期、有效期限等清楚**注在试剂瓶上。
三是需特别关注溶液的转移过程,应小心谨慎,避免溶液溅出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No.3合理添加质量控制样 进行土样检测时,应科学合理地进行质量控制样的添加,确保其能够依据标准样和参考样校准所需要的测量器具,以便于提升检测的真实性。质控样本身具备较为稳定的计量学特点,其能够对质控样和土样同时进行分析。同时, 还可以将土样的检测成果和标准参考样进行比对,终促使检测结果和操作人员的具体操作及器具的选用间不存在系统差,从而全面提升土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No.4 严格把控实验室土样检测质量 土壤的检测工作终需要在实验室中完成,因而需要严格把控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一是应遵循相关土样的检测规范要求,营造适宜的实验室检测环境,确保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达标,避免环境因素带来检测结果的误差。
二是实验室检测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直接关系到终的检测结果。因此,要求检测人员具备扎实的检测技能。 对于上岗检测人员,需要通过统一考核,并且持证上岗;同时,还应该对在职的检测人员进行职业素养培训,确保检测人员树立积极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在实际检测过程中, 高度重视检测的准确性,规范操作,以严谨的态度从事检测工作,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检测误差。
三是对于试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试验容器,应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妥善保管,避免容器问题带来的检测误差。
四是安排专人保管实验室中所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和试验用水,进而全面确保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和准确性达标。
No.5**起检测仪器质量
土壤检测工作离不开相应的检测仪器,而检测仪器的质量水平也必然会影响到终土壤样品的检测质量。
因此, 提升土壤检测准确性的另外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全面提升检测仪器的质量水平。一是应定期对所有检测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对,确保检测仪器可以正常运行,且及时处理检测仪器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便于降低仪器质量不达标而带来的检测误差。
二是就现行的法律来看,对于土壤样品质量检测方面的内容较少涉及,因而由于仪器设备质量带来的土壤样品检测误差并无实际的法律意义。这就要求检测单位及时建立和完善检测制度,同时完善相应的考核制度。对落后的操作技能、操作方法及时改进,对质量不达标、功能不完善的检测仪器设备及时更换,进而全面提升土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No.6开展原始记录的检验工作
土壤检测中进行原始记录的检验,主要目的在于对土壤的发展历史进行追溯,以获得更精准的检测结果。同时, 进行土壤检测原始记录的检验,其是整个土壤检验过程和检验结果的真实记录,也是终检验报告书的形成依据。
一是需确保检测原始记录的格式化。采用某种固定模式将检验原始记录予以固化,事先在原始记录中登记检测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样品名称、检验项目、计算公式等固定不变的内容,而预留样品的称量、一期读数、温湿度、计算结果等可变的内容。这样就能够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将检测的实际状况对应填写到原始记录中。这种操作方法十分便捷,且易于编号备案和后续查询。
二是原始记录还应该全面、真实和完整,确保查阅者一目了然,全面覆盖所有的检测要素,全面提升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并为后续查验和检测结果确认奠定基础。
结语
土壤作为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基础,准确检测其营养成分,能为农业的种植和耕种方式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够为科学配方施肥提供数据参考。为了全面提升土壤检测的准确性,应从土壤样品的采集开始把关,科学配制试剂溶液,合理添加质控样,严格把控实验室和试验仪器质量,落实好原始记录的检验工作。同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 科学开展土壤检测工作,努力提升检测人员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提量提质,终切实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